中小学男老师不足20,阴盛阳衰下,孩子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的中小学中,男老师的比例越来越少。

01学校的男老师占比是多少?

有一个比较早的调查报告。

报告表明,男老师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但是请注意,这是全国的平均数据,包括了城镇和农村。

而城镇和农村的差距非常大。农村的教师中,男性占比非常高,而在城市的教师中,则正好反过来。(原因是,1.农村条件艰苦,女生不愿意去;2.农村的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无法担任老师这个职业)

那么我们现在大城市的中小学中,男老师的占比为多少呢?

70%-80%

尤其是小学的男教师,只有不到10%!

再对比一下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

年,小学中男性教师比例占28.5%,中学男性比例占54%。

今天,小学男性教师比例仅为18.25%,中学男教师比例为40%。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

到年,澳洲公立学校将不再有男性小学教师;

到年,所有小学都将不再有男性教师。

美国

男性教师仅占1/4;

小学里更为严重,男教师仅占到9%,远低于年的18%;

英国

所小学,完全由女性教师组成,超过小学总数的1/4。

怪不得要把英国叫做腐国。

02男老师过少,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最直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男孩子越来越娘娘腔,女孩子越来越假小子!

除此之外,缺少男性角色的陪伴,对于孩子心理和认知层面的影响更加深远。比如:

1.缺乏男性的阳刚气质、包容心理、竞争思维。2.缺乏逻辑思维、理性思维;3.缺乏自主能力、创新精神;4.适应性差,性格被动;5.女孩子还可能在未来与男性的亲密关系上存在缺陷。为啥古时候,即便是读书人,也不至于这么多娘娘腔呢?

请仔细想想,古时候的老师叫做:教书先生,根本没有女性!

03多少男老师才合理?

有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亲的影响越来越大: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高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参照这个比例,小学的男老师比例应该要达到至少40%,中学要达到60%。

(结论不严谨,仅作参考)

04男老师的比例能提升吗?

不好意思。不能!

社会的趋势就是:男老师会越来越少。

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工资低;月均-元;

第二,职业天花板低,上升空间小;

刚工作的时候,别人叫你老师。工作20年后,别人还是叫你老师。没有职业晋升带来的成就感。

第三,社会对老师的尊重越来越少;

以前把老师说成园丁。现在把老师当成服务人员。

第四,社交圈太小,不利于扩宽人脉,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第五,男性天生不那么爱跟孩子打交道(相对于女性)

05总结

1.中国的男教师占比越来越低,大城市中小学占比不足20%,小学甚至不超过10%;

2.男教师占比过少,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思维塑造不利,娘娘腔和假小子会越来越多;

3.中小学中男教室的合理占比至少应该是40%;

4.男教师越来越少是一种社会趋势,很难逆转;

5.家长们要特别注意增加孩子成长过程中男性角色的陪伴和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1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