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但真实现在的孩子不会玩,家长也不知

我第一次听说孩子不会玩的,而且不止一位家长这样说!

我的一篇文章家长朋友的留言

以上图片只是个别回复的截图。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玩就是放任不管、或者玩游戏——我刚开始觉得很意外,后来看类似说法多了才想这其中的原因,后来恍然大悟:因为现在的家长绝大多数就是被自己的父母这样逼过来的,他们自己都不会玩或者对玩的理解就是玩电子游戏,又如何让他们引导和陪伴自己的孩子去玩呢?

家长要引导孩子玩先要自己会“玩”

一、家长对孩子“玩”的意义要清楚认知

(一)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充满了快乐,有一种非常愉悦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会激发肌体免疫力,心情愉悦的人身体一般都很好,相反,经常处于郁闷、烦躁、焦虑的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其肌体免疫力就低,容易生病,如果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比较重的身体疾病甚至心理疾病了——这是一个现在人几乎都了解的生活常识,我不懂对这个常识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却为何在自己最亲的孩子这里却要选择性失明?

快乐让任何人免疫力提高

(二)认知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玩在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发育和社交能力培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不断受到刺激,因此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个过程会调动全部五个感官系统,从头到脚刺激所有神经连接。不仅仅是大脑,孩子的整个身体都会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媒介。爱玩是出于孩子的天性,只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足够的智力来应对生活的挑战的方法。

玩的过程会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

(三)无拘无束玩的过程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商,帮助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具体好处有以下几点:1.有助于培养孩子专注力(孩子专注于玩的时候经常听不到大人说话);2、动手过程刺激不断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对幼儿来说更是);3、提高孩子对新技能的学习能力(我们总会发现孩子在玩的事情上似乎无师自通);4、拓宽孩子对世界的认知;5、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孩子垒沙子的过程就知道)6、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毅力、同理心和自制力;7、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7、巩固孩子天生对学习的渴望。

玩对孩子的成长好处太多了

(四)研究表明,孩子在自由玩的时候可以增强大脑的执行功能区的运行,这个区域负责处理并储存信息,整理思路,控制冲动,避免分心,以及专注完成某项任务。一些研究还发现,孩子控制情感和认知冲动的能力,与其学习成绩和今后的人生都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孩子在玩耍中能接触到真实世界的人、事、物,会满足孩子不同的感知感觉感受的发展,这个感知的过程是孩子情感世界完善的重要步骤之一,这些是电子产品绝对带不来的。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二、如何引导孩子远离电子游戏

(一)父母以身作则。想要孩子少玩手机,那爸爸妈妈也应该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平时如果家长自己回到家以后,就是不停地刷手机的话,孩子自然就会学你。建议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别玩,而是看看书,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也就不会一直执迷于玩手机。

(二)让孩子了解手机的危害。1、手机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爱玩手机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做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2、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手机屏幕散发出的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做长期低头族对颈椎也会带来很大伤害。

手机对孩子眼睛和交往能力危害极大

三、如何引导孩子快乐地玩?

(一)从引导孩子帮着做家务开始。家是大家共同的家,让孩子在干家务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该承担的责任。那些给孩子一直说什么都不用管,只要考个好成绩的家长是在错误引导孩子在没责任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都知道,责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付出才会珍惜,也才会体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让孩子养尊处优却很容易养一个长大之后的白眼狼。做家务的过程也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也有助于让孩子养成勤奋、乐于思考的好习惯。为什么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原因就在于做家务。

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种手段

(二)每周最少进行一次彻底出透汗的大运动量锻炼

锻炼是对全家人都很好的一个习惯,一起锻炼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找一个有同样认知、孩子年龄也相仿的家庭(如果是同学或者住同一个小区更好),然后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家庭对抗赛,无论是篮球、足球、或乒乓球。可以简单设置一些奖励或惩罚以增加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输了的家庭夏天买冷饮等);可以由易到难。如果万一孩子手机依赖比较强烈,也可以用手机计步器来每天进行家庭内部比赛,输的约定洗碗或做饭,不要担心孩子不会做,孩子也可以通过手机学做饭,而且不管做得多差都要坚持并提出表扬(等于和第一条相互对应起来)。

和孩子一起玩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三)全家带孩子经常出去就近玩

可以爬山、游泳,野炊,也可以一起骑自行车,每次都设定不同目标和不同线路。如果是旅游景点,则需要孩子为全家出行做好准备,同样,如果孩子对手机依赖较重,可以让孩子查门票、做计划,做预算,然后将钱交给孩子打理。让孩子给全家当导游讲解所玩旅游景区的特色或典故——通过这些手段,也让孩子对手机的正确使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计划和领导能力——如果孩子没计划好导致预算不够,那就全家一起挨饿或受苦受累(一起经历的才最有感触,而饿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

将一起出去玩的预算和执行交给孩子

(四)如果有老家在乡村或者有亲戚家在乡村最好能经常回去玩

现在城市发展让乡村文化逐渐沉寂,事实上也让目前很多人比较失落,黄色文明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和土地自然亲近,有机会远离钢筋水泥丛林去乡村体验自然非常难得。带孩子一起,可以一起玩你小时候常和小伙伴玩的尿泥(自然不是真尿,如果男孩子真尿也没什么),荡秋千(我在我老家的树上给孩子绑了一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老家的秋千上看书),到地里挖野菜,去捉知了或光腿到河里捞鱼(如果有的话)。晚上可以不回家,一起在老家的土地里支帐篷过夜,给孩子将你们小时候玩的事。这时候妈妈切忌唠叨卫生情况;孩子的快乐体验更重要,这些让孩子有种找到根的感觉非常美妙,像一棵树,深深扎根在土地里才能枝繁叶茂——我孩子到现在都觉得老家夏季的星空非常美。

乡村文化是根让孩子长得枝繁叶茂

(五)偶尔带孩子去偏远的贫困山区去支教或去孤儿院做义工

现实总是现实,有美好也有残酷;和孩子偶尔去偏远贫困地区支教或者去孤儿院做义工的经历对孩子成长过程非常有益,让孩子对世界多一份客观而真实的认知总好过生活在象牙之塔什么都不懂要好,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更会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生活;如果孩子乐意,也可以引导孩子写一些心得体会或者文章。

让孩子更早认识社会也不错

小结:孩子天性就喜欢玩,孩子不会玩只会玩手机或电子游戏更多的原因还是在家长。要想让孩子快乐地玩并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在于家长朋友们对孩子玩的认知理解。从家长做起,给孩子以身作则,从培养孩子做家务开始,逐步培养一个有责任心、认知全面,更也有上进心的孩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以上不成熟的几点建议如果能够实行,相信你和孩子的关系会非常亲密而且孩子的将来也一定会非常棒!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我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