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研制出青霉素的人,青霉素的这个

专治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66445.html

如果没有樊庆生,小编相信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迟早也会具备生产青霉素的能力。也许这个零的突破也会出现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最需要治病救伤药物的关键时刻,但是历史总是不能假设的。你可能知道在青霉素出现以前,肺结核、脑膜炎、炭疽、白喉等疾病基本上无法治愈。得了这个病几乎就可以等死了,甚至连轻微的伤口感染,在那个时代都有可能要人命。是青霉素的成功研制,把人类抗击疾病的奋斗史带到了抗生素治疗的新时代。

有人估计因为青霉素的出现,人类的平均寿命被拉长了15~20岁,人生七十古来稀,从此以后再也不是传奇了。但是,你知道吗?在新中国具备生产青霉素的能力以前,一只进口青霉素的价格相当于0.9克黄金,而且在战争时期,进口青霉素的价格夸张到了恐怖的状态。年10月,一批美国援助的×10万牛津单位的青霉素运到我国,为了能够合理地使用这批药品,当时的卫生署联合军医署专门成立了管理分配委员会,来分配这批青霉素。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就能看出来,当时的高层领导对这青霉素得有多么的重视。在民间进口青霉素的价格极其昂贵,甚至有一两黄金,一只青霉素的说法,一两黄金值多少钱呢?据说,在当时二三两黄金就能买一套北京的四合院了。假如这个说法属实,那么买得起青霉素救命的人绝不是普通老百姓,但这个价码和我父辈记忆当中的青霉素的价格严重不符,这是为什么呢?

正是因为年中国成功实现了青霉素规模工业化生产。在第二年国庆节后,青链霉素降价34%,很快20万单位的青霉素批发价格最低4毛5,年降到3毛,63年再降到2毛2,因为青霉素的降价,无数人因此获得了救治。那么青霉素到底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这和开篇提到的人物樊庆生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甚至青霉素的这个名字就是由樊庆生起的。在他起这个名字之前,青霉素的英文中译叫盘尼西林。为了大家看起来方便,所以小编会在之后的讲述,凡是涉及到盘尼西林,我们都直接叫它青霉素。

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实验研究当中首先发现了青霉素,但是他一直就没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年,他把青霉素的菌种提供给了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年青霉素被证实,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有确切的疗效,效果远胜于当时流行的磺胺类药物,而且副作用更小。虽然,这个研究成果距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但请大家联想年的国际背景,所以这个成果已经足够引起美、英军方的密切重视。

年,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他们提取了青霉素结晶之后,又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的制药企业,在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年10月,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到了年,青霉素的产量已经基本满足了美军和部分盟军以及民众的医疗需求。在那个战争年代,这些青霉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挽救了大量的英美联军。

二战时期盟军的海报,上面写着这样的一段动人的话:“他可以回家了,感谢盘尼西林”。因为发现了青霉素以及其临床效用,在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正是在美国军方订购首批青霉素的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建立了研制青霉素的小组,这个消息让当时正在威斯康星大学读博的中国留学生樊庆生兴奋不已,他早就听说过这种神奇的药品,而且十分渴望正在被日军侵略的铁蹄践踏着的中国,能够和美国一样享受最新药物带来的帮助。

樊庆笙是江苏常熟人,生于年,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员,由于家里边孩子比较多,所以虽然父亲的收入不算低,但是也只能艰难维持收支平衡。但尽管如此,家人还是节衣缩食,供樊庆笙上了苏州萃英中学读书,好在樊庆笙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通过努力他获得了保送金陵大学的资格,专业是森林学。在大学期间,他几乎拿遍了学校的奖学金,并且在毕业后留在了金陵大学任教。年,樊庆笙所在的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得了一个由洛克菲勒基金所提供的留美名额,可是学院里有这么多的青年学者,让谁去呢?这是一个很难做的选择题。

金陵大学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青年学者走出国门深造,经过协商,学院把奖学金一分为三,学习时长由三年改成一年,这样就能有三个人出国学习了。三个人每人出国学一年,和一个人出国学三年比较起来,仿佛第一种收获更大。而樊庆笙正是幸运的三个人当中的一个,那个时候樊庆笙的妻子刚怀孕不久,正是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但是为了难得的机会,樊庆笙安顿好妻子之后,只身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学了微生物学专业。

一年之后,樊庆笙学习期满,带着满心的思念要回国看望久别的妻子和尚未谋面的孩子,但就在这一年日军袭击了珍珠港,太平洋航路全面被封锁。樊庆笙回不了家了。经过一番申请,樊庆笙又获得了洛克菲勒基金所提供的半年生活费,他本来是想等半年之后局面好一些,他就能回国了。但是没想到半年过去了,局势仍然非常紧张,可这个时候樊庆笙的生活费已经用光了,家回不去,待在美国又缺乏一个正当的理由以及足够的费用。正当他身陷窘境的时候,学校细菌系的导师表示愿意资助樊庆笙留在学校攻读博士。虽然导师慷慨的表示,樊庆笙可以提出所需的生活费的数额,但是,谨慎的樊庆笙仅要求了刚刚能吃饱饭的额度,就这样樊庆笙留在美国继续读书。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有机会去接触与青霉素有关的一切。年下半年,樊庆生接到了美国医学驻华会的邀请,这是一个由美国生物学家范斯莱克和血库专家斯卡德,以及许多医学专家发起的民间医药援华团体,他们想要捐赠一座输血救伤的血库给中国,并且帮助培训到血库工作的医务人员,以此来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邀请信中说:“血库的筹建得到了纽约华人和中美国民的亲密援助,进展顺利。年6月7日,华人血库已经在纽约揭幕,目前缺少的是细菌学方面的检验人才,所以希望专业人才樊庆笙能够参加这个项目“。接到邀请信,对于樊庆笙来讲,是一个能够回国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

但是在樊庆笙的心里想的是更大的目标,他希望借此良机把青霉素带回祖国。在与美国医学驻华会会长的交流当中,樊庆笙说服了会长,使对方认识到,对于此刻的中国来讲,救治病人的青霉素和输血救伤的血库都是急需的。就这样,会长帮他采购了研制青霉素所需的仪器设备,还向他提供了两只青霉素菌种,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闻讯之后,又赠送给了樊庆笙一支菌种,这三只就是中国青霉素研制最早的三支菌种。

年2月,在纽约市运行了半年的华人血库的工作人员们带着多箱、共20多吨血库设备,连同医药驻华会准备的足够使用两年的各种消耗材料,一共67吨多搭乘着美国的一艘运输船启程,从太平洋返回中国。为了躲避日军的袭击,运输船绕道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南部海域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孟买再坐火车,越过加尔各答,最后乘坐美国的运输机,沿着世界闻名的驼峰航线,飞跃喜马拉雅山,一路辗转,终于在出发4个月后到达了昆明。

飞机一落地,各种设备就开始进行了紧张地组装。7月12号,军医医院落成,至此中国有了第一座血库,直到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血库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一名军医的前线报道当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战地救治中,接受过血浆注射的伤病只有1%不治而亡,凡经血浆救治的伤兵,无一不称颂血浆之伟大“。

当时的中央卫生署所在地跟血库有一街之隔,时任防疫处处长的汤飞凡正领导着团队研究青霉素,他听说,樊庆笙回国有一个目标就是要生产自己的青霉素的时候,非常的兴奋,因为汤非凡虽然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以及从印度辗转弄来的两支菌种,但是,他却缺少新技术和仪器设备。而樊庆笙有从美国带回来的新设备、新技术却缺少经验。这两个人的合作简直像老天促成的一样,青霉素的研制速度从此加快了。不久之后,每瓶0牛津单位的青霉素在实验室内被制造了出来。

年底,中国第一批5万单位一瓶的青霉素面世,这就意味着在樊庆笙等人的努力下,仍然处在战乱之中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制造出青霉素的7个国家之一。尽管当时仅仅是小规模的产出,可是仍然挽救了许多前线士兵的生命。抗战胜利之后,为了能够使青霉素早日投入量产,樊庆笙受聘于上海生化实验处,攻克青霉素生产当中最关键的环节,考虑到想为自己一直研究的这个神药起一个中国名字,樊庆笙提出建议叫青霉素,理由有两个:第一,是从形态上看,这种霉珠泛青黄色,所以取青字;第二,是从意义上来讲,在英文中词尾的in,生物学上翻译通常译为素,所以翻译成青霉素正合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建立了南北两个青霉素生产基地,分别是上海第三制药厂和华北制药厂,为青霉素的大规模工业化量产奠定了基础。而樊庆笙又回到了他的母校金陵大学任教,后来曾经担任过南京农学院复校后的第一任院长。

年7月5日,樊庆笙离开了人世,享年87岁。据说,他在病重被送到监护室抢救的时候,他的学生忍不住对医生和护士们说:”你们救救他吧!樊老可是我国第一个研制出青霉素的人”。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愣住了,他们根本想不到在病床上的老人,竟然每天他们都用来治病救人的青霉素的研制人。

在人人都希望为中国之富强尽一份力的时代里,正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懈地努力,才让我们的世界成为了今天的样子。历史不能假设,在我们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对前辈的功绩表达敬意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和我们的后辈会在创造历史这件事情上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6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