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份额到不足3,中国摩托品牌为何

  文

华商韬略酥酥

  疫情下的这两年,不少车企纷纷倒下,绿驰、拜腾等从成立至今未实现一辆车的交付,博郡和赛麟等已被淘汰出局。

  力帆也传来噩耗:资不抵债,面临破产。

  说到力帆,它是西南地区第一家生产乘用车的民营企业,还是上个世纪末中国的“摩托车之王”。

  年,54岁的创始人尹明善创办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这便是力帆的起点。

  力帆研究了近乎所有种类的摩托车发动机,买来发动机零部件进行组装销售,并设计自己的零配件。

  随后,力帆又研发出全国第一个毫升4冲程发动机、中国第一个毫升电启动发动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排量水冷发动机以及卧式型三气门发动机。

  技术加持下,空前畅销,力帆创造了摩托车行业从来没有过的奇迹。

  后来,尹明善把目光投向海外,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尤其席卷东南亚。

  道路条件、居民收入等决定了东南亚国家对摩托车的巨大需求。而那时,日本摩托车企业基本垄断东南亚摩托车市场。

  不过,这种垄断却被以力帆为首的中国摩托车企业打破了!

  力帆用低价策略打开东南亚市场,以当时一款弯梁车为例,日本车售价2美元,力帆却仅售价-美元。

  凭借巨大的价格优势,力帆在越南市场的份额迅速飙升,鼎盛时高达70%。

  可,成也低价,败也低价。

  为抢占市场,日本厂商、中国同行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力帆大幅降价,例如力帆C摩托车,售价从美元下降至美元。因此,力帆利润大减,到后来甚至开始赔本。

  尹明善无奈表示:“摩托车已经廉价到论斤来买卖,折合一斤2美元的价格。”

  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忽视售后服务等问题也成了常态,力帆等“中国制造”因此被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

  相比之下,日本摩托车使用寿命长、油耗低,再加上日本摩托车也推出廉价车型,成了东南亚众人的选择,日本摩托车就此不断挤压中国摩托车的市场份额。

  到年,力帆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已不足3%。

  而力帆失去的不止是利润、市场,更是品牌形象!

  力帆的成败告诫中国企业:不想“重蹈摩托车悲剧”,就必须做好品质。

  ——END——

  欢迎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5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