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城市的ldquo指纹r
年国考副省和市地级题目,都是以“以水为师”为主题。但是,市地级第二题难度较大,在理解上存在一定误区。所以,接下来就简单聊聊对本题的解析。
题目: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字。
依据“给定资料2”——答案都在材料2中,不能过于掺杂个人的理解。
准确、全面——这句话的出现,暗含的意思是:从材料中把与此相关的点都找准、都找全。
有逻辑性——所谓逻辑性是指,将材料中要点找全以后,再对要点的逻辑进行梳理或者是调整。请注意:不是先有逻辑,再去找点;而是先找要点,再梳理逻辑。前者是理论至上、套路至上;后者是材料为王,能力至上。
10分,不超过字——无论是分数还是字数,都很少。表明本题只是简单的材料梳理,千万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何为指纹?从“形”上看,城市水系蜿蜒曲折,正如指纹般迂回弯曲;从“义”上看,指纹是一个人的独特标识,而城市水系自然也就是城市的特色所在。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需要回归材料中去定位!
这就是我以前一直强调的,申论作答的基本原则是:1.题干问什么,就答什么;2.材料有什么,就写什么。换言之,我们只需要回到材料中去找寻,把所有与这句话相关的内容都找到,然后有条理、有逻辑性的梳理一遍,呈现在答题纸中即可。
但凡正规考试,材料难度都比较大,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就必须反思两个问题:1.本段(句)的要点是什么;2.该要点与题干的关系是什么。换言之,当重读材料2的时候,我们要去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本段(句)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2.它能用来分析“城市水系就像城市指纹”这样一个观点吗?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材料也就能分析透彻了:
首先定位到原文出处:
城市水系是城市最美好的公共空间,是人工建筑之中反映自然景观、田园风貌的主要场所(承接第一题,本句话是强调城市水系“美学功能”,暂时看不出它与“指纹”有何关系)。我们在扬州可以看到(扬州是举例子,论证上文的美学功能),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中对水景观的处理,讲究师法自然。虽为人工,宛如天成。城市水系有多种美学功能(美学功能有很多种,哪些?后文要具体展开)。城市的特色离不开城市的水系,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这是本题的破题点,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水系是指纹是因为水系决定了城市的特色。换言之,“指纹”就是城市的“特色”。而再联系上下文,材料都是在讲“美学功能”,也就是说在出题人那里,“城市水系是城市的指纹”就等价于“城市水系具有美学功能”。简言之,“指纹”就是“美学功能”)。城市的意境美对人的心态有调节的作用(美1:意境美,调节心态)。城市水系有动态美,因为城市的水是流动的,它具柔性、运动性,有利于消化污染以及水生物的生成和养育(美2:动态美,降解污染、孕育生命)。城市水系有人文美,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历代的名人雅士常在水边留下了他们的痕迹(美3:人文美,滋养文化发展)。城市水系当然还有和谐美,因为它是一个整体复合的系统(美4:和谐美,强调整体观)。从一个城市水系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管理者的抱负(管理者有什么样的“抱负”,城市就有什么样的“水系”,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特色和指纹),就像我国古代剧作家李渔所说的那样:山水者,情怀也;情怀者,心中之山水也。就是说(上句话的同义转述),要在城市里面造就人工环境和保护自然景观,采用什么样的水环境治理思路是由决策者的美学修养和情操来决定的(城市管理者的美学修养和情操,决定了城市的指纹和特色。显然,这句话是对“四美”的总结,城市水系有“四美”功能,那么城市管理者就应该加强治理,彰显城市水系之美、之特色)。什么样的情怀,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城市山水景观。如果胸中只有“一根”单纯的调水排洪的“竹子”,那么城市的水景观肯定是十分单调枯燥,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水生态的“建设性”破坏就难以避免了;如果将美学功能凝聚在治理方案之中,造就出的城市就是美丽的(城市管理者的美学修养和情操:要心中有山水、治中有美学,避免“建设性”破坏)。丽江古城最诱人的就是三条弯曲流动的溪水,这就是拨动心弦的城市水系之美(用丽江古城举例论证,有美学修养和情操的管理者其建造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总结下:本段讲了本句话的内涵、具体表现和结论。
内涵:城市水系像指纹,具有美学功能,决定了城市的特色。
表现:1.意境美,调节心态;2.动态美,降解污染、孕育生命;3.人文美,滋养文化发展;4.和谐美,强调整体观。
结论:城市管理者要有美学修养和情操,做到心中有山水、治中有美学,避免“建设性”破坏。
接下来,再看看材料2的其它段落:
P1:城市“现代化”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使得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地削弱了地表蓄洪、植物拦截和土壤下渗的功能(城市的现代化疾病)。对洪水截流作用的消失,造成的后果就是地下水补给日益不足,地表径流量逐年提高。而且由于城市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为降水提供了大量凝结核,所以一般而论,城市化地区的降雨量要比农村高5%~15%,雷暴雨天气多10%~15%(城市病)。因此,城市水系应更多地承担起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等功能。但是由于水系的破坏,这些功能都极大地衰退了,而这些功能决不是目前城市中广泛采用的管道排水或防洪工程所能取代的。(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等,都体现了城市水系的生态功能,可以理解为是上面的“动态美”、“和谐美”)
P2:城市,大都是因为水而兴起,因水而繁荣、发展。绝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是先有河,后有城,许多城市的历史是沉淀在河道、湖泊、海滨和湿地上的(水系滋养了城市的发展)。如北京城区所有的河流,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古迹或典故;杭州城里的浣纱河,传说是西施浣纱的地方(通过北京杭州两个例子,论证城市水系让城市有文化、有特色,这体现了“人文美”)。许多城市因水而建,也因水而具有“灵气”(灵气可以理解为上文的文化特色)。一些原本没有水面的城市,为了创造生态景观而人工修造出一系列的水面。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葛里芬湖。葛里芬是一位美国的规划师,他设计的堪培拉规划方案在多个投标方案中胜出,按他的规划修建的堪培拉是非常秀美的,尤其是中间的人工湖,虽为人工开挖,但却利用了山谷地形,蜿蜒曲折,调节了城市内部的气候,造就了堪培拉秀丽的景观。所以,堪培拉市民就把这位设计师的名字作为这个城市湖泊的名字(堪培拉是通过人工形式,发挥城市水系的“生态景观”功能,这体现了“动态美”、“人文美”)。
P3:自古以来,内河船运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安全性和可观赏性,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英国许多地方近几年还纷纷疏通古代运河以供城市间输送游客和农产品所需(城市水系的内河船运功能,可以理解为“动态美”)。城市水系又是各城市之间的天然隔离带。在古代,所谓的护城河就具有保护城市、阻隔敌人的功效(水系的安全保障功能,体现为“和谐美”、“动态美”)。而在现代,这些天然的河流是城市最壮观的公共空间,在人口日益稠密的现代城市中,城市水系与绿带公园结合在一起(和谐美),构成了城市最漂亮、最令人留连忘返(意境美)、最具有生态(动态美)和文化功能(人文美)的城市亮点。
P4:城市水系可以成为廉价、有效的净化城市污水的天然场所(净化污水,就是降解污染,属于“动态美”)。如果按照生态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按水利的要求、当地的要求来修建城市水系,使水面与岸边的生态系统相连接,就可以将水系改造为“城市之肾”,大大增强对污水的自然降解能力。城市的许多水生植物、微生物吸收磷化合物等污染物的能力强,而投资成本又很低,如果换算成每吨污水处理费用,通常仅为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运行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将这种人工湿地式的城市水系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回用再处理系统相连接,就可以将四类水净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源取水标准,实现城市水源的循环利用。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的百年大计。
P5:生态学家卡琳?克里斯坦森在《绿色生活--2l世纪生活手册》一书中指出,“乡土感情可由本地多种多样特有的生物来增强”,忠告“不可破坏现存的生态系统和荒野”,建议要“在花园和邻近地区提供野生动物活动场所”,“建造一个池塘”并种植本地特有的野花、灌木和树,构建一个因草林多、昆虫长、鸟类聚、小兽生而形成的完整的小水系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既是一种孕育生命的“动态美”,也体现了万物和谐相处的“和谐美”)。这种生物群落在城市里面尤为宝贵。有专家曾提出西湖整治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的生态标准:“当野天鹅、野鸭子在西湖里生出蛋而且孵出小天鹅、小野鸭的时候,我可以据此判断西湖的整治是成功的。”我们许多城市的水系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且有许多城市水系改造更是偏离了这个标准。城市水系作为均质人工城市中的异质斑块,一旦与城市绿地系统相互连接,使野生动物可以通过廊道在斑块间进行迁徙,就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抗风险的能力(和谐美)。按这样的思路发展的城市,不仅是人工的,而且是生态的、环境友好的,也是资源节约型的。
P7:如果城市发生火灾,城市水系的储存用水就可以用于灭火救灾。城市水系又是很好的备用水源。如果出现自来水供应安全事故,就可以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城市水系是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备用系统、防灾系统和城市安全的保障系统(安全防范功能,体现了“动态美”和“和谐美”)。
综上所述,整个材料2便是以“指纹”为切入点,分析了城市水系的“四美”功能,并引导广大执政者必须要提升美学情操,打造具有与美为伴、特色各异的城市水系。如果再将本题的思维高度提升一点,正是因为“城市水系”有如此功能,那么我们城市管理者自然也当“以水为师”,只有“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才能最终提升执政者的“智慧和情操”。这就上升到作文的高度了。
注意,正如前文分析,本题只有10分,要求字,我们只需要把第六段的内容简单整合下就行。如果本题的要求是20分,字左右,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整个材料2进行大的整合,将第一题中不同的功能融入到答案之中,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力和驾驭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行家雅正!
周长帅
年8月14日,于济南家
周长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