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镇江籍专家当选院士
金山网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18日公布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杰出专家当选。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人,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镇江籍医学专家贾伟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的学术研究始终立足人民健康需求,研究出了一系列既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又造福国人健康的成果。(金宛)
新闻延伸
一辈子研究“甜蜜事业”
许多“第一”与贾伟平有关
“管住嘴、迈开腿”,时隔多年后,糖尿病患者老吴都记得贾伟平教授的这句话,“她总是擅长用我们老百姓听得懂、可操作的方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结缘医学近半世纪,一直致力于糖尿病诊治技术和防控工程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医院院长、授业解惑的医学教授、有担当的全国人大代表,在贾伟平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岗位,而有一个贯穿始终,就是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的医生,一辈子研究“甜蜜的事业”。她的名字,屡屡与“首次”相连:首次发现12个中国人Ⅱ型糖尿病新易感基因,首次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首次提出中国人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切点,首次建立动态血糖监测的正常参考值。她的探索,开启了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中国模式”,成果写入全球医学指南、教科书等。
结缘医学,
扎进糖尿病
防治攻坚战
我国慢性病危害严重,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88.5%。糖尿病是上升最快的主要慢性病,可造成失明、截肢、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亦与肿瘤、感染等重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糖尿病防治是一项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管理工程。年,贾伟平进医院内分泌科工作。那时,她的导师是项坤三院士——我国糖尿病发病机制分子研究的先驱人物,也就此,贾伟平一头扎进了糖尿病领域的防治工作。
“哪些人得糖尿病、什么时候发糖尿病,可能和遗传密切相关。由于人种不同,国内外糖尿病易感基因有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研究中国人糖尿病的遗传发病特点,才能创建适用于国人的早期预警技术。”贾伟平深深认识到,必须加紧研究更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案。
贾伟平设计和主持了大规模的糖尿病遗传与环境研究,确定了40个国人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新发现12个位点有别于欧美人群,据此建立遗传易感基因谱,揭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中国人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构建遗传风险模型,检出易感人群高血糖发生率比低风险人群高34%,美国教科书评价“该模型能很好预测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导致的血糖异常”。
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高风险因素,但肥胖类型与糖尿病的关系当时尚不清楚。年以来,贾伟平主持并参加肥胖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对1.3万人群肥胖表型的精准检测,发现超重肥胖人群中60%是腹型肥胖,首次揭示腹内脂肪堆积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进而提出腹型肥胖诊断新标准,可显著提高预测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效率。
她创新了腹内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及筛查技术,牵头制定了国家新标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相关研究成果被写入9部中国医学诊疗指南和美国教科书。柳叶刀子刊评价,“她是针对中国糖尿病特点的研究者,架起遗传和临床、医院与社区间的桥梁”。
直击“痛点”,
精准干预策略
写入国外教科书
在制定一系列糖尿病早期预警关键技术的同时,贾伟平领衔团队持续开发糖尿病“精准干预”诊疗新技术。
传统血糖检测方法痛苦多,且难以反映糖代谢全貌。而过度的血糖波动还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危害因素。有没有痛苦少、并且更体现精准干预的手段?年来,贾伟平主持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适用标准研究,分析糖尿病和对照人群90万监测数据,创建CGM正常及异常国际标准,并在全球首次发现血糖波动TIR指标与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相关成果列入CGM、TIR国际共识、美国糖尿病学会诊疗标准。新冠疫情防控中,应用CGM指导糖尿病新冠患者救治,不良结局事件下降30%。
贾伟平的研究揭示了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正常人的血糖波动规律,创建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临床应用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的设立,为动态血糖谱指导糖尿病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连续被国内外诊疗标准采用。她主编了国际首部持续葡萄糖监测的中英文专著,其中,英文版由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被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美国内分泌学会主席评价:贾伟平及其团队是国际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的领导者。她建立的个体化治疗新技术,写入美国教科书《Principlesofdiabetesmellitus》。
“许多难,在我们这代人看来,其实都不算什么,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再苦、再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对于人民的事业,必须全力以赴。对我来说,我所有的努力、唯一目标,就是为病家谋幸福。”简简单单一句话,是贾伟平对病家的责任和关怀,也是她对医学的执着与热忱。据文汇客户端
新闻链接
这些院士都来自镇江
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以及新型催化剂研制和开发工作。
王礼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长期从事导弹动力研究和航天工程管理。
钱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吴宏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
芮筱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建立了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陈竺: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戴立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从事金霉素的提取和合成,有机硼化学,不对称合成等方面的研究。
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长期在交叉科学领域从事仿生界面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面的研究。
李德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材料成形模拟、工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发。
李德仁:武汉大学教授,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全军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越: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彤:年入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孙家广: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锋: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堃墀: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敏: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研究员,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施正荣:上迈(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年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朱诗尧: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秀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驰:同济大学教授,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杨祖保: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座教授,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杨祖佑: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杨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伟明: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启业: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研究员,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智深:东南大学教授,年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谢宇:美国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谢先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据今日镇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