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少走弯路考研大环境权威分析

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2.html

近日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近年考研报名及招生特点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其中涉及很多数据分析,许多基础问题诸如:研究生还值钱吗、现今研究生具体报考热门程度、招生规模、考生组成、弃考率等问题都可以在里边找到权威答案。因为原文篇幅过长,本文则摘取了十个对考研至关重要、不得不了解的十个重点进行解读。

重点一:研究生毕业生总体数量

即中国研究生值钱吗?值不值钱得看起稀缺性,稀缺就值钱,泛滥就不值钱,且看数据:

从年到年的41年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年后,增幅明显上升。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首次超过10万,到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50万。从年到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累计达万余人。

人口和经济水平是决定硕士、博士的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比例关系,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超过了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但从人口博士、硕士比看,我国人口博士比是发达国家的近5倍,人口硕士比是发达国家的近3倍,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有质量的中高速发展将是常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影响下,我国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支撑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保障。

解读:

从近41年硕士毕业生累计人数来看,仅占中国14亿人口的0.05%,即一万个人只有5个硕士;从与发达国家对比看,我国硕士占总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数据可见,从中国社会整体看,研究生是稀缺的。可能有些同学说我身边研究生很多呀,那只是你恰好处在这个圈子而已,但从整体看是非常稀缺的,这就决定了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学历是值钱的,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大家可以放心去考,肯定不亏。

重点二: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迅速(供给端)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毕业生加入了考研队伍。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万人,较年增长17.59%。

解读:

如今考研人数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今年受到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不易,许多应届生和失业人员都会选择考研,预计考研人数很可能会突破万人。

考生供给量巨大,其中不乏高手和学霸,一定程度增加了考研的难度。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如果有考研打算,越早开始备考越好,做好全程高能学习的持久战准备,万万不可临时抱佛脚。

重点三: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需求端)

1.双一流”院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张

“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

北京理工大学年计划招生人数较年0人,增加了人。在年,招生人数再次上涨人,达到人。

东南大学在年至年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年招生数量达到人,比年增加了人。

2.各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幅存在明显差异

近十年来,各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从各学科招生人数来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而历史学虽较10年前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仅为11.6%。教育学增长幅度最大,为%;其次是农学,增长率达%。医学、管理学的招生人数较10年前翻了一倍以上。

8年至年的数据显示,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在年占比达34.29%。其次则是管理学,所占比例在年上升至16.01%。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占比从8年的3.83%增至年的7.65%,增加了近一倍。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解读:

随着报考人数增长,高校的招生规模也是在增长,供给也是在增加。但高校招生增长比例还是低于报考人数增长比率,同时,某些、双一流学校的某些专业招生规模有所收缩,对于考名校的同学难度是越来越大,需要付出的努力将会更多。

重点四:推免生数量逐年增高,占比下降

1.名校接收推免人数逐年攀升部分高校比例下降

推荐免试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最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占比总体都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

东南大学年到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人,年上升为人,年较年增长了45.12%。

年,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部分“双一流”高校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却在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年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但在高校内部,不同专业推免生占比不同,部分高校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推免。

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

2.“双一流”高校推免生比例远高于非双一流

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年新增的54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名单,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增至所,相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覆盖范围还是比较大的。

在有推免资格的所高校中,所获得的推免名额差异较大,一般著名高校比例较高,普通高校则较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推免率超过了35%;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推免率也较高,均超过了25%;而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免率则明显低于这些“双一流”高校。

解读:

“推免生”通常是统考生“深恶痛绝”的人群,埋怨其占了大量名额,但也没办法,谁让人家从高中甚至大一就开始努力,一直保持成绩优异呢。因此推免生的比例是大家在选择院校和专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某高校某专业推免比例很高,留给统考生只有个位数的名额,难度就可显而知了,需要仔细调查,慎重考虑。值得注意的是,名校的推免比例会高些,其他学校会低些。

重点五:硕士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

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广东省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

辽宁省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人,实际参加考试为人,缺考人数为人,弃考率约11%。

深圳大学年网报确认人,实考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

在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

解读:

虽然考研报考人数看起来很吓人,但其中也有“水分”,还没上考场,直接就淘汰了百分之十几的人,即使是参加考试的人,排除掉“去考一下试试水”、“没认真复习的”、“只复习了一两个月”的等,认认真真全程复习完整并坚持到最后的考生是不多的,所以,过程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每坚持一分钟就淘汰了一个人,真正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

重点六:专硕招生规模赶超学术型

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占比仅15.9%,其后在年实现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达到近58%,专硕招生规模正逐年增长,已经超过学术型硕士,占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一半以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

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

湖北省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人,在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占比45%,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人,占到了报考硕士人数的60%以上。

河北省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51人,占比42%,在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人,占硕士报考人数的59%。

解读:

专硕从五年前的无人问津,到今日的火爆,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的认可,目前的形势是专硕的火爆程度已经高于学硕,很多学校专硕的分数是大大高于学硕的,其实,如果有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话,学硕也很好,专硕还是学硕,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

重点七:非全日制纳入统考以来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

1.非全日制招生“遇冷”,招生规模呈缩减趋势

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从年北京邮电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录取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等专业均无人上线,公共管理、软件工程专业录取人数远高于上线人数。

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

从部分高校、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在两年里缩减幅度较大,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年减少了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担心就业问题,多数考生报考意愿低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

从调查来看,对于非全日制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七成以上考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不考虑非全日制,14%的考生认为影响很大,导致不能报考非全日制。也有11%的考生因为是在职定向报考,非全日制改革对其影响不大。

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除此之外,超过半数的考生不愿报考非全日制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学费贵,基本没有奖助学金。

解读:

自从非全日制纳入统考来,国家频频发生支持非全日制,不仅能拿到“双证”,国家也呼吁用人单位重视非全日制硕士。但是广大考生仍然只把非全日制当作“备胎”,只有进攻全日制不成才考虑非全日制,第一志愿很少考虑非全日制的。这样的场景和五年前的全日制专硕何其相似,但五年后的今天,专硕的地位已经大变样。我们还是期望用人单位能对非全多一些认可,相应国家号召重视非全,相信有朝一日非全日制会崛起的。特别是在调剂的时候,一些名校的非全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有了名校的title,以后会好办得多,期待非全的升值!

重点八:考研报录比创历史新高

近几年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要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考研报名人数增加到万人,报录比预计为3.6:1,较年明显提升。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共计万,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

近三年,各大高校的报录比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上海财经大学从年的5.6:1上涨到的7.4:1,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报录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解读:

报录比是衡量考研难度的重要指标,即报名人数比上录取人数,即报名多少人中将会录取多少人,报录比越大证明竞争越激烈,考研越难。值得注意的是:这个4:1仅仅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包括所有高校和所有专业,如果是热门高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将会达到10:1以上,顶级名校达到20:1也不奇怪,广大考生报考时需要分析目标院校的报录比,从中分析竞争程度。

重点九:考生备考的时间大多在六个月以上

从考研备考的复习时间来看,45%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至12月之间,约37%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个月以内,也有18%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超过了一年。

解读:

如今考研难度的增加,考研备考的目标高分化、长线化已成为常态,63%考生备考时间达到六个月以上,这就说明了投入充足的时间是考研的基本要求,如果没办法保障时间或者没办法持续长时间的学习,是很难一次考上的,一定要保障时间!

重点十:关于考研辅导班

关于考生对考研辅导班的看法,近六成考生对考研辅导班持保守态度,认为是否报考辅导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两成左右的考生则认为,没有必要报考辅导班;超过一成的考生认为,辅导班对备考有很大帮助,自己会参加辅导班。

解读:

从调查看,只有两成考生绝对不报班,六成考生投看情况,但其中大部分考生最终可能或多或少报一些辅导机构课程学习,给自己复习指明方向,减少压力。很多事情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即可,交给辅导机构自己可以在资料选择、课程选择、规划安排、效果监测、择校择业上减轻很多压力,节约时间,自己只需要专心备考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