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的终极奥秘

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回首百年,大国沉浮,兴衰交替。

主宰帝国兴衰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封闭的社会和系统能强霸一时,但终会毁于一旦?历史告诉我们,在开放中不断学习,加强竞争,进而崛起,是成就真正帝国的必由之路。

一清帝国的前车之鉴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内在因素,不外四端,即:外戚、宦官、权臣和藩镇,但满人能使这四种因素的危险性,减到最低的程度。--傅乐成《中国通史》

清朝建国后,总结历朝历代衰落原因:外戚如吕后篡权,宦官如明朝魏忠贤,权臣如司马懿篡位,藩镇如安史之乱。因此清室使用很多制度安排来降低外戚、宦官、权臣和藩镇对政权稳定的威胁。这些努力很奏效,清军入关,作为异族入主中原,几十年不到的治理,便迎来了康乾盛世,长达近年。

乾隆登基元年的元旦开笔,在洒金宣纸上手书昭告天下的祝福,上面文字是:“元年元旦海宇同禧和气致祥丰年为瑞”,并“愿共天下臣民永享升平”、“所愿必遂所求必成吉祥如意”。

此刻的乾隆皇帝,踌躇满志。他有足够的理由,因为此时中国,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并且还是全球最有秩序国家,正所谓礼仪天下。这一年,是年,离清王朝宣告走向崩溃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致相距年。

年,英国派遣舰队和人远征军,从广州打到天津大沽口,所向披靡,拥有百万军队清朝被迫投降乞和,签订了屈辱《南京条约》,开启此后绵绵不绝不平等条约历史。随后一百年,中华民族持续痛苦挣扎。

作为一个新生王朝的清朝将以往封建王朝中诸多错误加以纠正,完善各种制度安排,尽量消除各种威胁政权因素,几乎做到最好,清帝国也因此迅速崛起,进入康乾盛世。

但很不幸,清帝国文明是一个封闭文明,它不了解遥远欧洲正悄然兴起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文明,清帝国文明也是一个落后文明,它竭尽所能自我完善,但仍是一个相对落后文明,当清帝国文明最终与外来文明碰撞时,便不可避免地一触即溃,瞬息之间,由兴及衰。

二澳洲大陆的仙人掌

封闭文明有点像封闭生态系统。澳洲大陆是个封闭生态系统,万年前它飘离大陆,幅员辽阔,但几株不起眼仙人掌就差点把它生态系统毁灭。年,澳大利亚人从南美引进仙人掌,省得自己庄园周围筑篱笆,结果澳洲气候宜于仙人掌生长,最后整个澳洲大陆到处都是仙人掌,生态系统几近崩溃。澳洲科学家经过艰苦努力,发现一种能遏制仙人掌的夜蝴蝶,最后找回平衡。

无独有偶,澳洲大陆生态系统还崩溃过一次,这次不是因为植物,而是动物,几只小小兔子差点毁灭它生态系统。欧洲移民早期带几只兔子过来,兔子在澳洲没有天敌,很快泛滥成灾,到处是兔子,澳洲大陆生态系统几近崩溃。后来,澳洲科学家又发现一种蚊子,它能在兔子间传播病毒,把兔子给治住了。

封闭文明跟生态体系很像,也很脆弱。封闭文明看着可能很辉煌,但是如果它不知道其它文明正在兴起,就有可能处于极端危险和脆弱的境地。清帝国就是因为错失市场经济新文明,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因此当西方坚船利炮到来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无力抵抗。

真正崛起的一定是开放文明。未来,我们在推动中国崛起进程中,一定要胸怀开放,持续了解、消化和吸收所有最先进文明要素并为我所用,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崛起。

三灯塔国崛起

不管一个国家多么弱小,自然条件有多差,只要它掌握当时最先进文明,就一定会崛起,也势不可挡。大国崛起之海上霸权的视频可以点击下面视频观看。

十七世纪,荷兰崛起为欧洲最强大国家。它面积很狭小,才四万平方公里,约两个半北京大,且国土面积70%在海平面下,一次潮汐来袭,就能化为沼泽。但它掌握当时欧洲最先进文明--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宽容。中世纪欧洲宗教迫害严重,但荷兰人不屌这些,他们不关心上帝长什么样,来荷兰做生意,只要交税,是条狗,他都欢迎,只这一条,阿姆斯特丹就成为当时欧洲最繁华市场。

他们进而将贸易扩展海上,成为闻名世界的“海上马车夫”。因此荷兰立国原则中,有一种崇尚自由贸易精神。十七世纪中叶,荷兰已几乎有现代金融市场上的一切工具,包括买空、卖空、杠杆、期权等等。荷兰人后来移民去美国,他们给所在城市起名叫新阿姆斯特丹--纽约前身。

正是因为这么一群热爱交易的人跑到了纽约,才有了华尔街的兴起。--美国金融历史学家戈登《伟大的博弈》。

如今在阿姆斯特丹,我们还可看到荷兰崇尚自由交易痕迹,你会发现这里可公开交易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都不允许交易两样东西:第一是大麻;第二是性。

十八到十九世纪,英国崛起缘于工业革命,而十九到二十世纪,美国崛起则是因为自由经济和资本市场。年,美国建国前的两年,当时美国只有十三个州,他们在一起搞了个约定:州和州之间不允许有贸易壁垒。因此美国一旦建国,就以最快速度超越欧洲。

为什么?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人才、资金和物资快速交换。

美国金融体制一开始也遵循此类原则,华尔街和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体系中居于非常特殊地位,这使得资本以最快速度流动,各种生产要素证券化并以最快速度交易。美国经济崛起每一个里程碑中,无论是重工业化,还是高科技浪潮,我们都可看到资本市场身影。

华尔街推动美国崛起进程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也不能低估的,某种意义上,美国崛起,根本原因在其掌握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先进经济文明。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资本市场,这样我们才能站在他人肩膀上,比他们走得更好,也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崛起。

四大国危局

有兴必有衰。美国崛起有地大物博的缘由,但如你有机会去阿根廷,你会发现,阿根廷更地大物博。阿根廷面积是美国三分之一,而人均可耕地面积是美国近2倍,且铜矿、白银、森林等各种物产丰富,却只有四千万人口,比重庆略多。因此阿根廷丰富的人均资源,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

一百年前阿根廷和美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人均GDP都是四千美元左右。今天,阿根廷仍挣扎在各种社会矛盾和缓慢增长中,而美国人均GDP达到六万多美元。可见国家与国家长期竞争,在于机制和体制。阿根廷百年史,印证经济学一个著名词汇--“资源诅咒”:有时候资源过于丰富,反而失去前进动力。

五欧罗巴没落

21世纪欧洲正在衰落。有一篇文章,列举了欧洲正在衰落的20个事实。欧洲衰落三大因素:欧元困境,高福利主义和全球化竞争力不足。最为重要的是非市场化程度太高造成竞争力不足。加上最近的难民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经济体竞争力(除去国民性和资源等因素)主要依赖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与创新能力。欧洲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不过中国,也比不过印度和巴西。而创新能力又比不过美国,为什么?

因为创新能力取决于社会经济金融法律等体制支持,而欧洲在这方面体制优势远不如美国。以金融为例,欧洲金融体系严重依赖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不发达,带来问题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欧洲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生存空间受到两头挤压,前景堪忧。这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诸国的最根本症结。

六日本坠落

日本经济困境,失去了20年,可能还要再失去20年。安倍政府上台,搞了个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但这并不是解决日本问题真正办法。除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外,日本经济最大症结是经济和金融体制非市场化。日本民意调查多次显示,日本已患上“大企业病”,年轻人对未来工作最大憧憬,不是索尼,就是东芝,至于去东芝和索尼做什么,无所谓。

如日本年轻人,宁可到索尼东芝扫地也不肯创业的话,那这个国家是很难有希望了。日本金融最大问题,就是资本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占绝对主导,大银行和大企业捆绑式发展。银行出问题企业就破产,企业出问题银行就破产,破产后清理不良贷款,日本花了十二年。

目前,欧洲和日本有一个重要机遇,就是加强与中国经济结合,因此,日本比起欧洲来说,还有一优势,就是离中国近,我们“解放”日本比欧洲方便一点。而事实上,中日之间资金和技术互补优势巨大。

日本如能够出现真正政治家,认清形势,不再热衷于短期政治投机,对内推动市场化改革,对外促进中日友好,日本经济衰退步伐才有可能真正停止。别的不说,中国如今美元的人均GDP,14亿人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其中的一小部分去日本旅游或休假一趟,日本GDP增长率可能就立刻会由负转正。

七韩国凤凰涅槃

韩国问题过去也很严重。过去几十年中,韩国总统结局似乎都非常不幸,不是坐牢就是跳崖,无独有偶,韩国大企业家结局往往也很悲惨。为什么?英语里有个词儿叫Chaebol,借的是韩语发音,专指韩国财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封建主义和非市场化因素很重,大企业、大财团和政治家有千丝万缕紧密联系,最后害人害己。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痛定思痛,走上一条脱胎换骨式发展路径,走上一个比较市场化发展道路。

韩国摆脱曾经财阀主导金融模式,出台各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取得巨大进步,科斯达克成为了仅次于纳斯达克全球第二大高科技板块,国际市场评价认为韩国市场已经超越新兴市场阶段,进入发达市场行列。

因此今天我们看到三星超越索尼,并非偶然。我们在九十年代初去美国留学时候,索尼那时是美国市场上皇冠上明珠,三星还是垃圾产品,而如今三星已经全面超越索尼,可见资本市场发展对新兴产业崛起有多大促进作用。

八阿姆斯特丹的鲜花市场

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个全球最大鲜花市场,你要是看过这个鲜花市场,就能够理解什么叫市场经济。这个鲜花市场叫阿斯米尔鲜花拍卖市场,号称有个足球场大,还是室内的,一眼望不到边。每天早晨开始,欧洲各地鲜花源源不断运到这个鲜花市场,下午四点拍卖开始,先拍卖郁金香。

荷兰式拍卖,比如说一束郁金香10荷兰盾,没人要就9荷兰盾,再没人要就8荷兰盾,直到有人要为止。这样,或许四点半的时郁金香价格就确定了,其他鲜花价格则以郁金香为参照。也就是说,四点半时,所有鲜花价格都全部确定。然后,这些鲜花被分装,打包,运往世界各地。

第二天凌晨,在伦敦8点,这些花会出现在伦敦街头;在东京8点,会出现在东京街头;在纽约8点,这些鲜花会出现在纽约街头。它绝不会在伦敦8点出现在纽约街头,也绝不会在纽约8点出现在东京街头。全世界有哪一个伟大政府能够做到这点?恐怕没有。这就是说,鲜花市场中无形的手,鲜花市场中无数参与者,在追逐自己利益同时,把这些鲜花送到它们该去地方,而且准确无误。

当然你可能会想,没有政府怎么能够保证航班准点到达?没有政府怎么能保证鲜花在街上不被人抢劫?鲜花市场例子正好说明了市场和政府不同定位,政府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扮演守夜人角色,但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

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分工,无形的手配置资源,有形的手维持社会秩序。如果有形的手想要多做一点,那就应该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建设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效率,帮无形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替代它。我们要比美国做得更多、更好,才有机会推动中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并超越美国。

九道的智慧

“太上下之有知,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最次悔之”。--老子《道德经》

我们中国人三千年前就知道了“小政府大市场”。意思是,最好的政府,就是老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政府,次之的就是老百姓天天表扬这个政府,再次的就是老百姓害怕这个政府,最差的就是大家天天说这个政府不行。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没有交换,就不能发挥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专业分工,就发展不起来真正的市场经济,所以中国就一直是小农经济。或许我们对古人思想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无疑,我们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经济发展基本规律,而市场经济最终也被证明为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规律之一。

十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之争

人类社会认识这个规律过程并不一帆风顺,过去两百年中,经济学家们围绕政府和市场的争论从未停息过,英雄人物带着美好的理想,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最终又黯然退去,很多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创立于年。这一年也正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年份。这两件事发生在历史上同一年,令人不胜感慨。过去一百多年中,经济学家们相互口诛笔伐,东西方之间刀戈相向,人类所有探索,不外乎两件事情:1,如何利用市场去释放每个人,潜能以推动经济繁荣;第二,如何防止市场过度自由带来社会崩溃。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说,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也需要有计划。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想起这句话,可能会觉得更有深意。而过去30年中,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正是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十一熵和金融

物理学里有些非常著名原理,例如物质守恒、能量守恒。但有个变量是不守恒的,那就是熵。熵是自由度,也就是说,世界自由度是不断增加的。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封闭容器里,中间有个隔板,左边是浓度低气体,右边是浓度高气体,你抽开隔板后,一定是浓度高气体向浓度低气体扩散,而不可能是反过来,为什么?因为这个系统要寻求均匀分布状态,而均匀分布状态是自由度最大状态,也就是熵最大状态。

美国金融体系过去一百年演变,跟熵原理不谋而合。年美国银行和股市存款比例大概是1:1,就是说美国有一半资源配置在资本市场,一半资源配置在银行。一百年之后这个比例变成1:9,也就是说,美国只有10%通过商业银行来配置,90%资源是通过市场来配置。很多大的商业银行,像纽约银行,存贷业务收入在所有业务中占比已经不到20%,而JP摩根、花旗银行等则早就转向了投资银行。

这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在资本市场上,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对所有标的进行投资,每一个融资方都可以向所有的投资者进行融资,所以资本市场相对来说实现了金融体系的熵的最大化,代表着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商业银行是二十一世纪的恐龙。--比尔·盖茨

这句话讲出了未来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一定要顺应潮流,致力于内部决策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并加大中间业务的比重。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点位置是变化的,或者说是漂移的。人类社会总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趋向市场,让更多资源被市场配置。这也许会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十二少年强则国强

过去30年中,美国得以傲视天下的最大秘密,是资本和科技的结合,而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30年前,叫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两个年轻人,他们走出校园,开始创业。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和他们一样,也是走出校园创业,相信10年后的中国,会有中国的微软和苹果。或许不需要10年。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超过硅谷,那就是深圳的科技园。

十三龙象之争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和印度的竞争。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天天去和别人比较或者竞争,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较重要。但参照和借鉴一下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对我们自己也会有帮助。

印度这个国家给人印象最深就是反差。二十一世纪的印度,首都新德里街道依然暴土扬尘,与非洲的乡间小路无异,但印度却诞生过像泰姬陵那样精美绝伦古代建筑;摩天大楼和窝棚相安无事;波音飞机几乎从贫民窟上直接起飞。

印度虽然有许多问题,最突出是基础设施很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很多优势。据统计,印度工作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5岁,而中国在35岁以上;印度人英语非常好,跟西方发达世界交流很顺畅;印度人在硅谷总体来说混得比中国人好,西方向印度转移高科技产业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印度社会还有个突出特点,就是社会心态比较平和。印度这个国家,物质文明是差了点,精神文明还可以。最终,国与国竞争,从长远来看,是机制竞争,是文明程度竞争,当然,这个文明程度是全方位文明程度。

十四中国人要来了

伟人曾说过,中国的崛起,需要两个30年。今天我们大致正好走过了第一个30年,刚刚开启第二个30年。前面30年依靠鞋子袜子纽扣和彩电冰箱的简单粗犷发展模式已经过去,后面30年我们需要发展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而这些需要经济体制的深化,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金融体系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后面的30年的任务可能比前面30年更加艰巨。这应该也很正常,就像我们登山,越往后越累,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大,空气越越来越稀薄。我们怎样才能走好这后面30年?

物理化学的课程中有结晶过程的介绍。结晶时候,溶液中一些分子开始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晶核,但这时候,这个过程是可逆的,有很多分子聚集过来,也有很多分子散开。但是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晶核达到了一个临界体积,这个过程就成为不可逆。中国的改革、文明的进步、大国的崛起也都是这么一个过程,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共同努力,产生正向的持续的正能量,那么,在某个时刻,这些过程就会突破临界点,成为不可逆。

如果我们能够走好这两个30年,我们就可以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人口众多的中国对人类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十五江山代有才人出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一日千里轰轰烈烈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要产生伟大的人物。

14亿人,轰轰烈烈地走向繁荣和富裕,走向现代化。我想,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有一点点比较优势,非常专注,坚持下去,做到中国前位,一定是亿万富翁,因为社会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

经济改革的时代,会成就多少人呢?答案是,会成就很多人。任何人,只要他全身心地参与到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去,推动改革、努力耕耘,时代是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回报他的。

进入财富洞天的钥匙,一直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6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