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深一度既不独立也不研究澳大利亚这家
来源:海外网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图源:新华社)
中澳关系不断走低之际,一家名为“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StrategicPolicyInstitute,ASPI)的智库逐渐走进公共视野。
近年来,这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智库打着“独立研究”的旗号,充当“反华”势力“急先锋”,长期炮制关于中国军方介入澳大利亚大学、新疆、间谍等问题的不实报告,在中澳关系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据《澳大利亚预警服务》等媒体披露,这家所谓的“独立研究机构”长期接受美国国防外交机构和军火商资助。其研究报告的观点和线索要么来自美国反动非政府组织,要么使用无从证实和溯源的所谓募集证据。曾在澳大利亚外交部任职的梅纳杜埃(JohnMenadue)表示,该机构“缺乏诚信,给澳大利亚带来了耻辱”。
不遗余力炮制“反华”谎言
澳大利亚有句谚语,“盯着太阳就不会被阴影困扰”。然而,近年来ASPI却逐渐背弃阳光走向黑暗,不但大肆散播“中国威胁论”,还就涉疆等问题炮制大量不实“研究报告”。
9月24日,ASPI精心炮制了一份耸人听闻的虚假涉疆报告,声称研究人员利用卫星图像定位和官方建筑招标文件分析并绘制了新疆地区多处疑似“集中营”的地图。
这张所谓地图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迪肯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潘成鑫在查询后指出,报告中所谓的“吐鲁番7号拘留中心”和“1号拘留中心”,实际上分别是吐鲁番市高昌区退伍军人事务局和高昌区工商信息化局。
ASPI的涉疆报告已经不止一次遭“打脸”。今年3月1日,ASPI就发布了所谓《待售的维吾尔族人》报告,抹黑中国“使用维吾尔族强制劳动力”,声称大量维吾尔族人从新疆被转移到中国内地工厂“强迫劳动”。
对此,《澳大利亚预警服务》周刊记者梅莉萨·哈里森通过反查ASPI的参考文献发现,这篇报告许多重要的信息被忽视,消息源受到极度恶意的解读或者是以一种误导性的方式被曲解,误导的程度只能用学术欺诈来形容。
“灰色地带”网站3月26日的一篇报道披露,所谓“中国强制维吾尔族人进行劳动”的说法其实“是美国、北约和军火工业授意发布的,目的是推动冷战公关战”。该研究所的报告往往不是基于真正的证据,而只是为了煽动。
澳大利亚政界一些人士早已看透了这家研究所打着“学术”的旗号贩卖“私货”。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杰夫·雷比曾表示,“客观、平衡、细微的研究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资助一个国家对中国的立场的倡导。”新南威尔士州前总理鲍勃·卡尔(BobCarr)也曾指责该机构炮制了“片面、亲美的世界观”。
背后“金主”浮出水面
在ASPI官方网站的首页上,它宣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无党派智库,为澳大利亚的战略和国防领袖提供专业、及时的建议”。然而,在不少澳大利亚学者看来,这家研究所并非其标榜的那样“独立”。
事实上,这个名义上隶属澳国防部的研究所,早已成为西方反华势力操控下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传声筒。ASPI创始人休·怀特年曾介绍,起初研究所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澳国防部,但随着时间推移,国防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目前占比仅为43%。
澳大利亚政府旨在监视外国在澳影响力的“外国影响透明计划”发现,近年来ASPI通过幕后“金主”获得的资助飞速增长,甚至远远超过从澳国防部获得的资金。这其中包括北约、美国国务院以及英国外交部等。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从年开始,ASPI成立了“国际网络政策中心”,聘用大量“专注于中国”的分析师,炮制出诸如《全球采花,中国酿蜜:中国军方与外国大学的合作》《绘制中国新疆的“再教育营”地图》等报告,为“反华”势力提供大量“弹药”。
今年8月,美国“BuzzFeed”新闻网编造了一系列漏洞百出的涉疆“调查报告”,其资料来源和资助方中就包括ASPI,以及隶属于美国政府宣传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的“开放科技基金”组织(OTF)。
对于这桩抹黑中国的“生意”,澳大利亚公民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