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黎明同时当选2023年澳大利亚科学院院
澳大利亚科学院(AustralianAcademyofScience)前不久公布了年新20名院士名单。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温州籍华人戴黎明和另外4位华人当选位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年澳大利亚科学院(AustralianAcademyofScience)院士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戴黎明同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及欧洲科学院院士
这里介绍一位原籍浙江温州的当选院士——戴黎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他除了当选年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外,还在同年当选为年的欧洲科学院院士。他还是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mericanInstituteof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院士,等等。
年戴黎明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化工专业,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学者)、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分子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mericanInstituteof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院士、欧盟科学院(EUAcademyofSciences)院士、美国碳学会(AmericanCarbonSociety)顾问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SocietyofChemistry)会士。历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首席教授等职务。
历任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工程系副教授、美国戴顿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系教授兼任莱特兄弟研究院首席教授(WrightBrothersInstituteEndowedChairProfessor),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CWRU)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KentHaleSmithProfessor)、凯斯先进碳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光彪教授,温州医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担任过美国与澳大利亚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副主编,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特许会员等。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分子科学研究所、美国戴顿大学(莱特兄弟研究所)、美国阿克隆大学(聚合物科学和工程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历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首席教授等职务。
戴黎明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以及碳纳米材料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合成组装、功能化和器件制造及其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论文共被引用近12,多次,H指数高达惊人的(截至年5月,GoogleScholar)远高于一般大学教授所需的18和院士的40左右的门槛。
他已发表/申请了30项专利。他还担任NanoEnergy(Elsevier)副主编和十余种国际期刊的编委,被ClarivateAnalytics公司列为“高被引科学家(化学、材料)”,并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头脑”之一。
最近他又获得了国际材料研究协会年IUMRS‐SomiyaAward奖,以及年AustralianLaureateFellowship奖。
曾经的落榜生
年10月出生于浙江温州瑞安的戴黎明在中学时期,就对理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成绩一直非常优秀的他,也曾经经历过个人的低潮。由于当时学校课程安排不正规,两年的高中生活形同虚度。在塘下中学完成2年制学业后,这位后来名赫世界的科学家竟然第一次高考中榜上无名。然而,成了落榜生的他并不气馁,依然奋发学习。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可取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
年,戴黎明自费出国留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三年半时间内,戴黎明有幸得到原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约翰·怀特的教导,顺利完成博士学位。
而后他在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成就,可把原本不导电的塑料做成可导电,可以广泛用于航天航空业,减少成本、减轻重量,随之而来的是减少燃耗。年,有文章报道该类橡胶经碘掺杂后导电率极大提高,这一发现引起极大的轰动,《自然》期刊对此作过主题报道。
年,戴黎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该类橡胶导电的机理是碘的先加成、后消除反应在聚二烯类高分子链上产生了共轭结构,而不是碘掺杂引起的超键作用。以此为基础,他利用聚丁二烯的特性,选择性地加成碘和消除碘化氢,通过微光刻技术,成功地在聚丁二烯橡胶薄膜上刻画出可导电的微米级线条宽度的图形。这一简单和有选择性地在聚合物薄膜上形成稳定的导电图形的方法,对发展新型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开发新型的印刷线路板、集成电路及光电贮存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碳纳米管研究领先世界
由于长期从事功能性高分子以及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戴黎明在碳纳米管的合成组装、导电高分子、发光高分子、含C60的新型高分子光电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阵列型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现为该研究领域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也是该领域里的全球领军人物。
澳大利亚科学院(AustralianAcademyofScience,AAS),创立于年,类似于英国皇家学会或中国科学院,一直以来为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的理事成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学术荣誉之一,经严格评估后由科学院同行选举产生,以表彰学者在各领域做出的突破性的杰出贡献。今年新当选的20名院士中有5名是华人,占比25%,而华人的人口只占5%。而且,这5位华人也是这届澳大利亚科学院当选院士中唯一的亚裔人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