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国旗,挺进南极冰盖之巅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最荒凉、最干旱、最孤立的大陆,面积达万平方公里,95%以上的面积是被平均厚度达米的冰盖覆盖着。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并称为南极四个具有重要科考价值和战略意义的坐标点。而冰穹A则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南极极点有美国建立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南极磁点有法国建立的迪蒙迪维尔站,南极冰点有苏联时期建立的东方站并测得-89℃的地球最低气温,而冰盖最高点却从没有人直接从地面到达,并开展系统的科考活动。年1月18日3点15分,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年3月1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完成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科考任务后,成功返回祖国。十几年间,中国科考队员为踏上那片“不可接近之极”,经历了无数次的惊心动魄。大国的抉择、勇者的征程!现在,就让我们掀开那些尘封的记忆——01“不可接近之极”的极致诱惑◆冰穹A地区的冰厚超过了米,它又是高原核心地区,积累率很低,因此很有可能找到最老的冰芯,这对于国际上重建地球万至万年长周期气候记录,意义非常突出。◆同时,这个地区到周围海岸线基本上是等距离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个海域的气团都可以影响这里,因此能比较好地反映全球气候变化。◆而且,这里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是维持大气环流系统最重要的驱动源之一。“一望无际,素裹银装。茫茫冰穹,天高地广。白色荒原,雪暴疯狂。巍巍昆仑,神圣战场。”冰穹A地区,这里不光有高寒、缺氧、软雪地带、白化天气、冰裂隙和暴风雪,还有极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行驶在“鬼见愁”冰丘密集区,这是南极内陆行进中最困难的路段之一。在我国尝试前往冰穹A之前,世界上共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超过50个科学考察站,多数站建在南极边缘地区。即便是几个内陆科学考察站,从建站的环境条件看,它们所处的海拔也都比不上冰穹A地区。因此,抢先登上冰穹A不但能使我国科学家获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必将提升我国在南极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当时,向南极内陆地区拓展考察活动已成为国际热潮,冰穹A地区必将是各国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兵家必争之地”。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国家提出实施南极冰盖分水岭计划,冰穹A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澳大利亚和欧盟都有在冰穹A建立天文观测站的设想;美国对冰穹A下覆盖的冰下山脉一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日本选择了比冰穹A矮米的冰穹F为目的地,在准备了几十年、建了好几个科考站后才一步步往前推进。日本打算在完成冰穹F计划后,奔赴冰穹A钻取深冰芯。我国那时的后勤保障能力还无法满足前往冰穹A的需求,但我们别无选择。最终的决定是:沿途不建站,直接推进。征服南极冰穹A成为我国南极考察的重大战略决策,来自中国的勇士将孤军深入南极内陆1多公里。02冰盖考察史上最艰难的工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是南极内陆科考队员常挂在嘴边的话。——冰盖上发育着大大小小的热力裂隙和动力裂隙两种冰裂隙,一旦遇到动力裂隙,不慎坠落就是一去不返的万丈深渊;——沿途,被风吹散的雪经年累月堆积成密集的雪垄脊。这些雪垅雪丘如凝固的波浪,表面在暴风吹打下格外坚硬。车辆从上经过,人在车里被颠得上蹿下跳;——内陆的暴风雪比想象中的更特别。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中飞舞的雪是非常细小的颗粒,看不出明确的飞舞方向,如白色“沙尘暴”一般弥散空中,很容易让人迷失走丢;——时常碰上白化天,“人就像进入到乒乓球里面。”被风吹起的冰晶和雪晶产生漫反射,天地连成乳白色的一体,让人头晕目眩,失去方位感和距离感。内陆队在行进途中遭遇强烈地吹雪。◆年前后,我国科考队员第一次向冰穹A挺进,那时还没有GPS,他们艰难前进了公里,无功而返;◆年前后,科考队员第二次向冰穹A挺进,前进公里,已是众人的最大努力;◆年前后,科考队员第三次向冰穹A挺进,这次有了GPS,但中途因油料储备、身体状况、时间等原因,他们依然没能到达。4年,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13位勇士做足了准备。出发前,他们甚至签下“生死状”,里面详尽地把发生不幸后的处理措施都写上了,他们的生命已和雪龙船,和南极冰盖最高点拴在了一起。在经历了“夜防海盗”的惊心魂魄,“魔鬼西风带”的抵死穿越,“冰裂隙”的命悬一线,“白化天”的生死考验之后,年1月18日,队员终于用GPS在距离头车20米的地方定位了南纬80度。队员们在南纬80度线上,以南的内陆从未有人踏足。来源:《新民周刊》“我们已经接近了冰穹A核心区——这个纬度以南——向前的每一米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全新的。”武汉大学测绘专家张胜凯激动地说。北京时间年1月18日3点15分,“这就是最高点”——声音不大,但对于人类探索南极的历史来说无疑是个重音。这时,没有欢庆的音乐,只有沉重的喘息声;这里,没有欢呼的人群,只有中国科考队员。他们将13个油桶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正上方,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油桶上面,依次写有13位科考队员的名字。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全体队员面向北方,面向祖国的方向下跪。那一刻,所有人都流泪了。第21次南极科考队员登顶冰穹A合影03建南极内陆考察站抢占“制高点”登上冰穹A之后,国际科学界非常
上一篇文章: 中国女篮VS澳大利亚28年前的历史能否 下一篇文章: 中国海军第31批护航编队访问澳大利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785.html